文物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采访团探秘甘肃省博物馆:千年珍宝诉说丝路辉煌
2025-06-08 17:48:0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6月6日,“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在这座如今已拥有86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中,近距离感受了从史前文明到丝路盛景的千年文脉。馆内687件(组)一级文物中,16件国宝级珍品以独特魅力展现了甘肃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史前彩陶:文明起源的密码仰
《帛书传奇》:溯文化之源 寻民族记忆
2025-05-07 04:59:00
作者:刘子瑞(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讲师)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而未曾断裂、传承至今,典籍功不可没。帛书是中华典籍中的一种,出现在从简牍到纸书的过渡阶段,以绢帛为书写载体,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推出大型文化节目《帛书传奇》,聚焦长沙子弹库楚墓、马王堆汉墓、敦煌悬
跟随梁子明镜头“对话”考古
2025-04-02 09:04:00
4月1日,“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00余幅摄影作品。 郭苑甫 摄“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4月1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一层临展厅开展。跟随摄影家梁子明的镜头,观众跨越时空欣赏岁月尘封下的遗址风貌与文物真容,与三晋文明展开静默对话。梁子明(1935-2022),山西襄
1:1“复刻”瓦片 明十三陵修缮最大程度保护历史风貌
2025-06-15 15:10:00
记者从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明十三陵多个陵寝正在进行大规模修缮工作,其中包括宫殿城墙粉刷、屋顶彩绘除尘等。通过技术手段消除安全隐患,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总台记者 魏雨彤:我现在就在明十三陵,现场正在进行瓦片的“查补”作业。旁边这个就是根据原有瓦片1:1定制的样品,目的是最大
在甘肃,看科技如何助力石窟保护
2025-05-16 02:40:00
为守护千年文化遗产安全,甘肃省地震局联合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麦积山石窟崖体不同高度建成6个地震监测点,构建起覆盖石窟本体及周边区域的立体监测台阵。日前,麦积山石窟地震监测台阵整体建设完成。目前,该区域100公里范围内已架设251个地震监测站,形成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地震监测网络,开创了
南海博物馆:听“深蓝宝藏”诉古今
2025-04-06 22:11:00
新华社海口4月6日电题:南海博物馆:听“深蓝宝藏”诉古今新华社记者赵叶苹、夏天一束光“照亮”海底,泥沙难掩其瑰丽色彩。100米、470米、1000米……直到指针指向1500米,炫彩斑斓的“深蓝宝藏”从黑暗中浮现——一艘船堆满了超10万件造型多样、纹饰精美的瓷器,一艘船堆满了百年未腐的原木。这是中国(
“国传联盟文化行”:走进“点石成金”展览 感知文明交流互鉴
2025-07-02 21: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实习生 郜伟 通讯员 孟山本次活动由洛阳市委宣传部 、市委网信办指导,洛阳国际传播中心、洛阳国际传播联盟主办,旨在充分发挥洛阳国际传播联盟的优势,通过实地探访、深度体验等方式,创新国际传播叙事,让中华文化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给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活动现场,多位国
传承文明 照鉴未来——新时代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2025-05-17 07:19:00
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凌家滩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约1100件展陈文物,讲述着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历史与文明,浓缩于一件件文物、凝结成一段段故事、收存于一座座馆舍。“博物馆是保护和传
花呗联手六省博物馆,上新八款国宝好运皮肤
2025-04-07 14:50: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7日讯 4月7日,来自山东博物馆的国宝镶宝石金带饰登上花呗皮肤。这件明洪武年间的带饰上,镶嵌着各种珍稀宝石,推测来自西亚、东南亚等地,见证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据悉,同期上新花呗文物皮肤的,共有来自六省博物馆的八款国宝。其他国宝分别是河南博物院的妇好鸮尊、浙江博物馆的青瓷舟
传承文明 照鉴未来
2025-05-17 09:33:00
人民日报记者 李卓尔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凌家滩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约1100件展陈文物,讲述着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历史与文明,浓缩于一件件文物、凝结成一段段故事、收存于一座座馆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