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内耗,在心修篱种菊。毒蛇虽小,日久却贻害无穷;荆辣虽杂,久触亦伤痕累累。我们应修葺心灵小屋,化毒蛇为温纯绵羊,割荆辣种妍丽繁花,放下内耗,拾起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停止内耗,过一个不累的人生》经典语录:
1.没有开始的失败,其实是最大的失败。如果想要走出习惯性失败的循环,建议你从0.1开始做起,只要开始了,一点一点向前,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当成功的信心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你便在不自觉间进入了一个成功循环。所谓成功循环,即每一步的成功都会奠定下一步的信心,而下一步的信心,又会促进下一个目标的实现。如此,便进入了良性循环。
2.我们太习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太习惯按照社会默许的规则过自己的生活,也太习惯把“大家都这样”当成自己生活的必然选项。可是,你就是你啊!你有权利与别人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你的生活节奏应该由自己掌握。
3.在所有的幸福之中,能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肯定算一种。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容易成功,更容易感受“心流”的状态,当然也更容易快乐。但是,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擅长所在。
4.所谓情商高,无非是愿意放低自己,多听、多看、多感受,以此来更加了解对方的边界并愿意尊重这种边界。
5.活在状态里的快乐要比活在目标里的快乐更长久,也更踏实。
6.渡边淳一说:“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和刚硬而言,更容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
7.当你的内心不再兵荒马乱,不再被轻易地刺痛和点燃,你才可以平视自己和他人,找到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的相处方式。
8.每一份讨好背后,其实隐藏的都是讨好者的期待。
9.取悦,其实是一场高成本的内耗。
10.罗伊·马丁纳曾经说过:“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此后,我可以自由地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在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11.取悦者就是我们身边那个拥有“读心术”的人,他们太懂得揣摩别人的想法、照顾别人的需求,然后不遗余力地去满足。
12.我们从来都没有能力控制别人,却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出一个好的选择,并且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这也是为自己生活负责的态度。
13.生命有无数的“更好”,但并不是所有的“更好”都适合自己。那些“过长的旅程”和“过浓的香水”只会消耗我们的精力,不会让我们更幸福。
14.把一份完美的期待全部寄托在一个人或是一件事上是危险的,试着将其分散开来,很多事情便会迎刃而解。
15.追求完美是对生命的“傲慢”,
16.知道自己不够好,也知道世界不够好之后,你才会明白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只要用心一点、努力一点,明天就会比今天好一点。
17.完美主义向来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帮你达到旁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用得不好,也可能让你始终止步于开始之前,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完美,所以始终都没有开始。
18.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能在自己在意的一件或几件事情上做到完美已然不易,处处要求完美最有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处处平庸。
19.因为太害怕失败,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成功者”的粉色泡泡,抵御其他的新鲜事情,慢慢变得无趣;因为太渴望挣脱自己的舒适圈,却又缺乏勇气,所以显得无力。
20.记得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人在寂寞时的几种状态:第一种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只想逃出寂寞;第二种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和孤独,安心下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第三种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21.真正的独处并不限于你是一个人还是身处人群中,但是你的思想和精神应该是独立而丰满的,内心可以让你安然地探索世界,而不需要从外界寻找某种救赎。真正的独处是平静的,是整个世界只有自己,可以任由思想飞扬,可以享受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快感。
22.一个知道自己是谁、身处何地的人是不容易孤独的。无论你现在是否拥有关系亲密的人,你都需要一片这样的小天地,你可以在那里重新整理思绪,放下所有的社会角色,以喜欢的姿态和自己待在一起。
23.马克·吐温曾说过:“愤怒是一种酸,它对储存它的容器的伤害大于对任何接触它的物体的伤害。”如果你作为那个储存愤怒的容器,必然不会感受到快乐,你的自由也被侵蚀着。
24.如果你选择了焦虑,请一并选择热爱。探索与攀登的路上总是免不了的焦虑,但是热爱会让你心甘情愿地忍受这份焦虑,并在每一次精进与成长之后,为自己感到欢喜。
25.你想要生活得很好,除了学会去拼、去争取,更要学会平衡和取舍。
26.懂得与人合作,是消除自卑感最重要的方式
27.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自己其实没那么重要,懂得给自己松绑,自卑感也自然而然地会随之减少。
28.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发脾气是天性,但先处理事情是本事。谁不想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但是哭过、闹过之后,事情还在那里,不多不少,还平白给人留下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印象,更是得不偿失。
29.一个简单的抑制热情绪系统的方式——想象其他人会怎么做。当我们想象别人怎么做的时候,因为是在替别人做热情绪选择,所以自己往往会用到冷认知系统。
30.读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看到这么一句话:“我们越是勇于面对自己的冲突并且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强大的力量。只有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31.处理坏情绪,最好的方式便是如这般细嚼慢咽,你得允许自己慢慢咀嚼和消化。因为只有当我们屈服于自身的情感,允许这些感受流过我们的内心,治愈的过程才会开始。
32.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在负重前行,只不过是自己给生活本身加上了太多的“必须”和“不得不”,让面对生活的自己变得疲惫不堪,也无比焦虑。
33.多向思考者。代表的是一群人通过他们的敏感,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大量又细琐的信息进入脑海中,使得大脑不停地运转,且大脑运作具有超高的效率且富含多面向的思考,容易造成当事人的心理情绪起伏动荡。
34.活得最累的人,都是“骑墙派”。所谓“骑墙派”,就是总想占着生活里好的部分而不愿承担坏的部分,坐在墙头,拼命做着权衡,却始终找不到最优解。
35.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副铠甲,让躲在里面的自己可以感到安心,别人看到我们的时候,只会看到我们的好。自己在别人的眼睛里过得好是很多人的追求,为了满足这份追求,铠甲渐渐和我们长在了一起,连自己都分不清了。
36.一个人最大的孤独莫过于拒绝了别人的靠近,又拒绝了内心的真实。
37.“懂事崩”,指的是成年人的情绪崩溃无法随心所欲,不能当众示弱,不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只能在确保第二天能够休息的深夜里独自崩溃。很懂事,也很无奈。
38.成年人发泄情绪的方式。在不被看见的时刻表达崩溃,在被看见的时候拼命演绎成功和精彩。
39.情绪很聪明,你以为自己压得很巧妙,压得不声不响的,但它总是会以不易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刚烈的,会通过行动表现出来,拖延、消极怠工、甚至动手打架,都是情绪的表达;阴柔的,也会积郁在心,以胸闷、失眠、甚至抑郁的形式表现出来。
40.适时的求助,不仅不丢人,而且是一种懂得借力的智慧。
41.我们都是喜欢被夸奖的,当我们的帮助给别人带来了正向的反馈,我们就会更主动地帮助别人。如果你受到别人的帮助,记得要给对方及时的反馈,当对方知道他的帮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以后也会更愿意帮助你。
相关文章:
岑瑶陆西远章节目录+序章(月遥星远,爱已迟暮)全书畅享在线04-22
东莞今年重大项目计划出炉!樟木头9项目入围,总投资33.77亿元04-22
林星李昀免费最新章节列表_林星李昀免费全文免费阅读(朝露晚星)04-22
41岁朱珠自曝素颜照,曾连续10年上榜“全球百位最美面孔”04-22
4月22日(星期二)CCTV11节目预告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