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当经济发展的巨轮驶向深水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个壮阔图景中,民营经济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而是驱动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中坚力量。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肌体的强健,更是一场关乎国家未来与亿万民众福祉的深刻变革。
政策环境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民营经济拔节生长的坚实土壤。高质量发展绝非放任自流,它需要的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更为精准有力的托举。市场准入的“玻璃门”“旋转门”必须被彻底打破,让“非禁即入”成为畅通无阻的现实。为民营经济立法赋权,不仅是为其身份正名,更是为公平竞争奠基。税收的减负、融资渠道的拓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这些制度供给才能滋养民营经济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在黄河入海之滨,东营市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破除隐性壁垒,正是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生动回应,唯有政府真正甘当“铺路石”和“清障员”,民营经济的活力源泉才能竞相迸发。
企业内生动力的澎湃引擎,是民营经济攀登高峰的不竭动能。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的华丽转身。这要求企业彻底告别粗放模式,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的血脉。从核心技术攻关到管理模式革新,从品牌价值提升到绿色低碳转型,每一步都是向价值链高地的攀登。然而,创新之路必然伴随风险荆棘,这更需要全社会以宽容失败的胸怀,为那些勇于探索的先行者撑起一片天空。东营的民营企业,正从昔日“油城”的辉煌中汲取力量,在石油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寻求“老树新枝”的蜕变,正是这种内生动力驱动的生动写照。
社会认同的深度滋养,是民营经济繁荣壮大的精神根脉。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深层的是对民营企业家社会价值与贡献的重新确认。长期以来,部分人心中残存的“原罪”论调,如同一层无形的隔膜,阻碍了社会信任的建立。必须从观念深处彻底摒弃偏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尊崇那些脚踏实地、锐意创新的财富创造者。只有让民营企业家感受到作为“自己人”的尊严与荣光,让他们在流汗时不流泪、在奋斗时无后顾之忧,才能激发最深沉、最持久的创新与拼搏热情。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国家意志与民间智慧的双向奔赴。它不仅需要政策暖风常吹不歇,更依赖企业自身练就闯关夺隘的硬核实力,同时呼唤全社会以理性认知与真挚情感,共同培植适合其生长的深厚沃土。当制度保障、创新驱动与社会认同形成强大合力,中国民营经济必将如万马奔腾,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上蹄疾步稳,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最磅礴、最坚韧的蓬勃力量。
相关文章:
绿洲时评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场关乎信心的时代奔赴07-27
长沙县3镇上榜!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发布07-26
探寻父亲身份07-26
精准发力让数字人才活力奔涌07-25
美图公司AI Agent拿下国内App Store分类榜冠军07-24
高温天如何识别和预防热射病?07-19
大额倍投非坦途,理性购彩是正途——体彩倡导健康购彩新风尚07-19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村落名称溯源时发现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