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子弹耳边飞,他冒死送信!96岁老兵“勋章”背后的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2:09:0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96岁的夏树义老人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唱起这首战歌时,时光仿佛倒流回70多年前的烽火战场。

今年7月,记者走访这位参加过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十余次重大战役的老兵,在他缓缓地讲述中,“共产党员先上”的先锋形象逐渐生动立体起来。



烽火中的“我先上”


战争的炮火至今仍在夏树义的记忆里轰鸣。炮弹在身边炸开,子弹在耳畔呼啸,他一次次冲进枪林弹雨。“我是通讯员啊,拿着信来回跑,冒着敌人的炮火……就想不到怕不怕死,把信给送到就行。”战火把命令送到前线的代价,是身边战友不断倒下。


当被问及目睹至交牺牲的感受,老人沉默片刻:“心情非常沉重。”那沉重里压着未落的泪与未熄的火——任务在肩,战场不容悲伤。


这“我先上”的勇毅并非孤例。1953年,作为第24军352团九连指导员,他带领战士用缴获的美式105榴弹炮与敌军对轰。“美国飞机贴着头皮飞,炮弹在掩体前炸出火墙。”夏树义回忆道。



党旗下的“让我来”


“共产党员”的身份于他,是“让我来”的千钧担当。1948年,炮火连天中,作战勇敢的夏树义被问及入党意愿。当得知“共产党是领导解放军的”,这个年轻战士斩钉截铁:“我当然愿意!”


硝烟为纸,忠诚作墨,他的人生就此改写。一纸申请书,映照出信仰的纯粹。彼时大字不识的他,借凳子还需画图示意。



面对入党申请,介绍人念一句,他依样抄一笔——每一划都是向光而生的跋涉。从文盲到军校学员,他借物画图、追人问字,硬是在战火间隙凿开知识之门。


后来,陈毅称赞他们“一个兵顶一个排一个班一个连”。夏树义认为,这句褒奖肯定的不是个人,而是硝烟弥漫中“让我来”的担当。


和平年代的“有我在”


战火远去,“有我在”的坚守却从未退场。


抗美援朝战场上,夏树义任第24军352团九连指导员。美军飞机低空扫射,战友血染阵地,他强忍悲痛继续指挥炮战:“给战友报仇啊!”


那份“有我在”的阵地意识,穿透半个世纪烽烟,化为晚年讲台上的谆谆叮嘱。


退休后,他进学校、跑社区,讲述鸭绿江畔的硝烟。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牺牲换来的”——当孩子们翘首以盼聚精会神,他仿佛又听见历史的回响:“同志,你安息吧,剩下的任务由我们来完成!”


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数据,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抗战老兵和解放战争亲历者尚有百余人。


他们中,有在渡江战役中用门板搭浮桥的工程兵吴正海,有在舟山群岛战役中俘获敌军舰艇的侦察兵周传发,还有像夏树义这样从烽火中走出来的钢铁战士。


他们曾在民族存亡之际以血肉开辟道路,又在和平岁月以记忆守护精神火种。


每一次讲述,都是烽火岁月与青春年华的隔空对话;每一道皱纹,都刻录着从“我先上”到“有我在”的生命史诗。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李想

摄影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张正朋

相关文章:

子弹耳边飞,他冒死送信!96岁老兵“勋章”背后的故事07-05

粤夜粤经济:沉浸式数字夜游成大市场|活力中国调研行06-24

平度一中:青春不谢幕,梦想再启航06-11

王楚钦球拍检测环节受损 裁判:你的球拍没问题05-21

留宿文旅局长家,挺暖心但不是长久之计05-04

戍边功臣对话18岁的自己:“我知道你不会害怕,我也不会害怕!”05-04

“龟兔赛跑”实战版来了!乌龟还真赢了05-02

奋斗华章丨每一个人都是主角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