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平凉市崆峒区:社会救助“小切口”改革 温暖直抵民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6:52: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通讯员 梁璐 刘冰瑜

两个月前,平凉市崆峒区西郊街道甘沟路社区居民孙丽娜的丈夫突遭意外,全身多处骨折,这个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家庭陷入困境。崆峒区民政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后,通过新推行的“一次申请、分层审核”社会救助机制,为她家办理了低保,并发放了7350元临时救助金,及时缓解了医疗和生活压力。“这笔救助金就像及时雨,让我们有了喘息的机会。”孙丽娜感激地说。

孙丽娜的事例,是崆峒区民政局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的生动实践。今年,平凉市崆峒区针对传统社会救助办理过程中的“反复申请”“反复确认”等痛点,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在四十里铺镇、东关街道等9个单位先行开展改革工作。

“此次改革,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流程再造、模式重构等系统性举措,建立‘一窗受理、多维研判、精准施救’的新型救助机制,将传统社会救助‘申请什么项目,审核什么项目’的单一受理审核模式,转变为‘一次申请、分层审核认定’的综合办理模式,变‘反复确认’为‘精准画像’。”崆峒区民政局副局长焦飞介绍道。

在四十里铺镇便民服务大厅,前来咨询政策、办理救助的群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水利娟说:“窗口为群众提供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津贴等业务办理。只要群众提交一份申请材料,符合政策条件的我们按流程依次办理。”

为确保改革实效,崆峒区民政局构建起“三级联动”服务体系,30名专职协理员开展“地毯式”排查,8名业务骨干驻点指导,9支专业社工团队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延伸服务。同时依靠甘肃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对红黄蓝三级预警对象实行“一户一策”动态管理,累计消除返贫风险点42个。

改革实施以来,全区新增认定低保家庭121户,低保边缘家庭73户,低收入和急难救助同时享受对象13人,临时救助效率提升60%。“我们要让政策温度穿透‘最后一道玻璃门’。”崆峒区民政局局长白宏伟表示,“下一步将紧盯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首善之区’优势,努力践行使命担当,持续优化社会救助服务,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夜幕降临,孙丽娜的家中飘出饭菜香气。崆峒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优惠吃免费送”的居家助餐服务,社工站还联系了康复医院。孙丽娜擦拭着丈夫的理疗仪器,说道:“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等他康复后,能加入民政志愿者小组,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相关文章:

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持续稳定股市04-19

杭州一地铁口被吐槽像棺材,官方回应:经过专业评审论证,初衷为融入科技现代元素04-18

杞县阳堌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共筑安全防线04-17

法国震惊:驱逐12人,召回大使!04-16

平凉市崆峒区:社会救助“小切口”改革 温暖直抵民心04-15

无手续占地打包编织袋扰民栎阳街道办迅速查处04-14

陕西四部门联手助力困难群体就业04-14

大风极端天气,20余人不听劝阻强行爬野山!当地通报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