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长白山下话“非遗”|长白山陶埙制作技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5:36:00    







在白山江源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时光仿佛是一位神奇的织梦者,编织着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绚丽锦缎。而在这锦缎的纹理中,非遗陶埙制作技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陶埙,这一古老的乐器,犹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穿越了七千年的岁月长河,从远古的神秘中走来。它的声音,似山间的清风,带着自然的空灵;又似潺潺的溪流,流淌着岁月的柔情。在白山江源,陶埙制作技艺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延续。

走进马宗华陶埙工作室,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泥土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那是大地的气息,是生命的源头。工匠们专注而虔诚地坐在工作台前,手中的泥土在他们的指尖下仿佛有了生命,一点点地塑造成陶埙的雏形。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娴熟而自然,仿佛是在与泥土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每一个陶埙都有自己的灵魂,我希望通过我的双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的技艺。”马宗华说到。他是一名80后的古乐坚守者,同时也是白山市埙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制埙文化研究近20年,2012年创立宗华古埙坊,开设网络教学以及埙文化推广,全国有6千名学生,30多处教学合作点。在抖音、快手、全民K歌、小红书等十几家网络直播平台的粉丝量达到50万。

陶埙制作从选土、揉泥,到塑形、雕刻,再到烧制、调音,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用双手赋予了泥土新的生命,让陶埙成为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塑形的过程中,工匠们仿佛是在塑造着一个小小的宇宙,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雕琢,力求让陶埙的外形既美观又符合声学原理。雕刻时,他们用刻刀在陶埙的表面刻画出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或是花鸟虫鱼,或是山水风景,每一笔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烧制是陶埙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步。窑中的火焰如同一条巨龙,翻滚着、跳跃着,将陶埙在高温中淬炼。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和时间,仿佛是在掌控着一场神秘的仪式。当陶埙从窑中取出的那一刻,它已经脱胎换骨,散发着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而调音,则是让陶埙真正发出美妙声音的关键。马宗华陶埙工作室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出独特的埙制作工艺,解决了传统埙带了的多种局限性,包括音准难以精准,音色不够均衡、饱满,温度过低怕水,过高会影响吹奏的共鸣等难题。工匠们用敏锐的耳朵倾听着陶埙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通过细微的调整,让陶埙的音准达到完美。那悠扬的声音,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呼唤,让人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非遗陶埙制作技艺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然而,在白山江源,有一群执着的工匠们,他们坚守着这份古老的技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担当。在白山江源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听到陶埙那悠扬的声音,它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图片

END


来源:吉林文脉

编辑:孙晨

初审:曹阳

复审:李慧龙

终审:薛晓冬

相关文章:

长白山下话“非遗”|长白山陶埙制作技艺04-28

全新出发!“江源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04-15

河南漯河:启动十大专项行动 为职工办实事好事04-11

“青染时光”绽放非遗之美,坑梓街道青年职工沉浸式体验扎染魅力04-10

中短途出行人群增多 全国铁路今日预计发送旅客1355万人次04-05

两幅《清明上河图》有何不同(文化中国行·文物有话说)04-04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式生效04-03

文化中国行丨青铜器“生病了”怎么办?来看“文物医生”如何“治疗”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