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郁南水果产业为什么好,这些“轻骑兵”功不可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23:15:00    

云浮市郁南县号称“西关甜乡”,各处镇村水果品种繁多,品质优异,香飘四季。郁南的水果产业兴旺发达的背后,有着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在挥洒汗水。在这支科技“轻骑兵”的引领下,郁南水果产业正沿着科技赋能的道路大步迈进。从品种改良到技术革新,从种植管理到全产业链升级,科技的力量让郁南水果焕发出勃勃生机。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郁南县宝珠镇的荔枝林,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孟祥春已经开始了她一天的忙碌。她手持专业的检测工具,在荔枝树间仔细查看,时而蹲下身子检测土壤的湿度与肥力,时而仰头观察果实的生长状况。“这片果园的土壤肥力不均,需要针对性地补充养分。”她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身旁的果农耐心讲解。

初到郁南时,孟祥春看到荔枝产业面临树体老化、品种老旧的问题。针对荔枝产业的状况,孟祥春团队迅速开展了“品种改良与老果园改造工程”。他们从各地引进圣糯、仙进奉等7个优新荔枝品种,在宝珠镇建立了千亩示范基地。新品种配合科学的管理技术,丰产期亩产将是传统品种的数倍。种植大户钟钊良起初对“换种”心存疑虑:“祖祖辈辈都种老黑叶,新品种能行吗?”孟祥春没有急于说服他,而是邀请他到示范基地参观。当钟钊良看到挂满枝头的硕大果实,听到孟祥春详细介绍新品种的优质特性与市场前景后,他心动了,主动要求改造自家200亩老荔枝园。今年,他的果园迎来丰收,圣糯每斤25元,仙进奉每斤20元,且仙进奉高产,亩产约1500斤,钟钊良笑得合不拢嘴:“多亏了孟研究员,让我尝到了科技种果的甜头。”

科技下乡,让果农从“靠天吃饭”迈向“知天而作”。孟祥春带来的不仅是新品种,更是一整套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体系。“过去种荔枝就是粗放管理,现在才知道要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合理修剪。”果农们参加了科技特派员组织的培训班后感慨万千。孟祥春团队编制了详细的荔枝栽培技术手册,采用“田间课堂 + 线上指导”的方式,手把手教果农掌握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孟祥春团队建立了鲜果的短期冷链物流保鲜技术体系,还有加工用果的长期速冻保鲜技术体系,把这些技术在多个企业进行示范和应用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为解决荔枝盛果期集中、采摘成本高的问题,科技特派员还引进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技术,延长了采摘期,让果农有更充裕的时间安排采摘和销售,提高了经济效益。

孟祥春团队在察看果树生长情况

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并未止步于种植环节,他们将帮扶延伸至水果产业的全链条。郁南作为“中国无核黄皮”之乡,无核黄皮产业同样存在种植技术不规范、保鲜和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孟祥春回到原单位后仍积极参与郁南县无核黄皮产业园科技项目。她针对鲜销与深加工需求,分别研发冷链物流保鲜和长期速冻保鲜技术,并推广应用。

据悉,为了建立科技赋能的长效机制,郁南县还依托“科技小院+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模式,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和企业人员技能培训。高校主导的研究团队扎根农村,为农民提供无偿帮扶,提升技术落地效率。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张健珍 苏玉英

图 | 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郁南水果产业为什么好,这些“轻骑兵”功不可没07-03

市检验检测认证院连续三年获评江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机构07-03

女孩确诊胃癌后发现:她和病友们都有这5个习惯!别等患癌才后悔07-03

走出杨凌看示范5|静宁“科技果”饱含“杨凌芯”06-30

转型升级五年来,烟台综合保税区实现基础设施提升、产业能级跃升06-29

影视译制成国际传播新桥梁 专家热议短视频出海机遇06-26

边看“荔枝”边吃荔枝 小小荔枝如何火热出圈06-26

剑川:监督助力羊肚菌撑起“富民伞”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