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深耕临床转化新领域,共探中医药创新发展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9:25:00    

4月26日,深圳市岐黄学院“鹏城岐黄论坛”第八期活动于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举行。本期论坛以“中药临床转化与技术突破”为核心议题,吸引了全国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中医药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中医药创新发展新路径。活动现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协同培训单位”与“曹俊岭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正式揭牌,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兼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党总支书记陈桂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曹俊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洪梅教授,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马骁驰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朱国元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张军教授以及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全市各中医医院分管领导和医务科、科教科负责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相关社会组织、中医药人员共同参会。

活动现场

两大平台落地 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协同培训单位在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正式成立,这一合作将为该院临床药学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双方将围绕辨证用药、中药炮制、剂量与煎服法、中西药配伍及安全监测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旨在探索纯中医临床药学服务新模式,提升中医药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曹俊岭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也正式扎根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该工作室以“传经典、育人才、强技艺”为使命,充分借助智能化教学设备,大力推进中药炮制、鉴定、制剂等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据介绍,在未来三年,工作室将聚焦岭南中药炮制特色规律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开展以及高级职称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让传统中医药技艺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健康需求,促进宝安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的正确领导下, 该院教研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功引进了4个“三名工程”团队,为推进中药学、肿瘤科、针灸科、治未病科等学科发展提供强大引擎,院内已建立19个名医传承工作室,逐步形成了“大师引领-团队攻坚-梯队传承”的三级人才架构,不断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

活动现场

三大主题讲座 共探中药发展前沿

曹俊岭教授是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及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当天,曹俊岭教授以《医疗机构制剂转化的现状与发展》为题就医疗机构制剂转化的现状与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剖析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的政策瓶颈与技术路径,提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跨区域协作平台”的破局思路。

马骁驰教授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岐黄学者。当天,其聚焦《代谢靶点表征方法构建及其在中药研究的应用》主题,针对当前中药成分作用机制不明的痛点,通过聚焦药效物质—代谢酶(靶点)—作用途径之间的规律,为阐释复方中药机理提供全新工具。

朱国元博士是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深耕中药质量研究与活性成分开发领域并取得突出成果。当天,其聚焦中药复杂成分体系中新成分发现的新策略应用与思考,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讲座。

中医药的振兴需要每一位从业者的坚守与突破。接下来,该院将以创新驱动传承,加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推动智能诊疗设备、AI辅助系统等成果转化;以开放促进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协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路径;以人才夯实根基,完善“老药工-名中医-青年骨干”传承链条,推动中药事业薪火相传,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深圳力量。

文、图|陈云强 陈萍

相关文章:

深耕临床转化新领域,共探中医药创新发展之路04-26

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在无棣县人民医院获突破04-26

预告|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04-25

文化中国行|兰缘盛荟正当时 广交会嘉宾的国风一日游04-24

走进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范式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成功实践04-24

秦都区吴家堡街道开展“加强体重管理•预防慢性疾病”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04-24

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访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让李家超连连称赞04-23

产业生态让创新更美好——深圳“机器人谷”观察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