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8周年,成都海关累计推出55项自贸创新成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2:33:00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八年来,成都海关已累计推出55项自贸创新成果,其中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7项通过海关总署备案,1项入选国家发改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典型经验,25项在全省复制推广,8项入选全省最佳实践案例。

发挥平台优势,推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统筹发展

泸州等长江沿线内陆综合保税区大多以水运口岸为依托发展保税物流仓储分拨业务,常年有塑料粒子、矿产品以及汽车零配件等货物采用“一票多车”方式申报。为解决企业“一票多车”货物集中过卡入区难题,泸州海关在川南临港片区探索实施综合保税区一线进区“即到即入”便捷监管模式,为企业货物快速进区提供了优化方案。中国外运四川有限公司泸州办经理介绍,“以前,整批货物同时进卡口,需要同时调集诸多卡车,协调难度极大,载货车辆排队时间超长。‘即到即入’模式实施后,入区车辆平均可节约1天的等待时间,不仅节省调运成本,同时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2024年,泸州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口货物进区“即到即入”7600余票,为企业节省压车费、滞箱费及管理成本900余万元。

为有效解决企业生产需求和仓储配套之间结构性难题,锦城海关创新探索了综合保税区“同企跨片”监管模式,“公司在综合保税区B、C区均有生产,这项创新举措解决了公司在两个区域间物料调拨和仓库配套的问题,通关时间由原来的4.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内。今年1—3月,预计可以节约成本106万元。”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李银波经理算了一笔账,受益于四川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改革政策优势,今年来,鸿富锦公司克服国际市场环境不利影响,实现外贸订单逆势增长,预计今年一季度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0%。

探索精准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多批血清、细胞等生物医药研发用特殊物品顺利进出境。海关协同地方部门多措并举,探索成都进出境特殊物品“关地协同”联合监管,实施生物医药研发用特殊物品进出境“白名单”企业(机构)管理制度,优化特殊物品审批流程,创新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管,深化综合保税区自研自产药品内销联合监管……有力支持百利多特、科伦博泰、优赛诺等一家家创新药企的研发用特殊物品快速通关,助力国产抗癌新药上市获批,新药研发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细胞治疗前沿研究创新、新型流感疫苗研发等一批药企研发项目顺利推进,为四川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海关监管生物医药研发用特殊物品2.11亿元,同比增长4.3倍。2025年1—2月,天府国际生物医药公用型保税仓库实现进出口值近1亿元,同比增长37%。成都成为全国第4个实现进口生物药本地申报进口、本地药检的城市。

相关文章:

增长69.2倍!一季度全省锂电池出口增速领跑全国04-18

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04-17

四川新闻联播丨成都:聚焦首发经济 商圈“上新”不断04-15

“成都造”无人机亮相消博会04-15

美关税系统突发故障,持续超10小时方才恢复04-12

服务保障广交会,广州海关出台12项便利措施04-12

《中国国门时报》:上海邮轮经济持续火热04-12

杭州空港再迎“特殊旅客”,48匹赛马顺利入境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