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5月24日,2025年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围绕宣传周主题,园区10家“莞香花”生活垃圾分类特色单位纷纷亮出“成绩单”,用一项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实践,为垃圾分类宣传周贡献“松湖样本”。

即日起至5月30日,松山湖将在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持续展播这份绿色行动的“示范答卷”。让我们一起走近身边榜样,见证他们如何把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点滴,用实际行动引领城市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绿色生活,从我做起,一起为松山湖榜样力量点赞!
一起为松山湖这些绿色榜样点赞!(可多选) 松山湖北区学校:学科共融打造“地球合伙人”课堂 清澜山学校:无纸课堂+绿色办公,分类减碳“双提升” 松山湖中心幼儿园:会说话的垃圾桶,讲出环保新童话 松山湖实验中学:废弃物变文具,分类教育更生动 松山湖第一小学:从课堂到社区,垃圾分类一路“童行” 松山湖第二小学:从儿歌到实验,垃圾分类玩中学 松山湖东华医院:1900余分类设施,守护绿色医疗大场景 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一人、宣传一分,服务半径更贴心 松山湖希尔顿欢朋酒店:绿色管理有章法,分类执行更高效 松山湖乾坤润酒店:走廊通道全覆盖,分类投放触手可及 提交
1、松山湖北区学校:学科共融打造“地球合伙人”课堂


松山湖北区学校是一所践行“生态育人”理念的现代化学校,该校创新构建垃圾分类教育体系,以多学科融合课程为特色,将垃圾分类融入物理、化学、美术及岭南文化课程,打造“地球合伙人”项目式学习、厨余制肥种植课程等实践课堂,实现知行合。
首创“无痕十礼·卫生礼”德育长效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行为规范,联动“绿色先锋”环保社团开展环保时装秀、醒狮艺术再生等创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通过家校社协同共育、小程序打卡等数字化手段,形成全员参与的绿色教育网络,助力校园环保新风尚。
2、清澜山学校:无纸课堂+绿色办公,分类减碳“双提升”


清澜山学校构建独具清澜特色的校园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创新科学多样的垃圾分类宣导,学校推行绿色办公,日常教学中倡导无纸化,有效减少纸张消耗和碳排放,全面提升垃圾分类“进课堂”质量,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培养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3、松山湖中心幼儿园:会说话的垃圾桶,讲出环保新童话


松山湖中心幼儿园始终践行幸福教育理念,以“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标,开发幸福中国小创客园本课程。
同时,打造“幸福种植园”“创客小镇”等特色活动区,开发会说话的智能垃圾桶、垃圾分类回收站等多项趣味教具,并拓展社区宣传活动,将垃圾分类融入幼儿教育全过程,构建起“童趣化课程+沉浸式体验+家园社联动”的特色育人模式,让环保理念扎根童心。
4、松山湖实验中学:废弃物变文具,分类教育更生动


松山湖实验中学坚持“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宗旨,突出“创新性、实验性、示范性”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
学校通过课程融合创新,开设《垃圾分类与资源再生》主题班会,创新“班会课+实践课”教学模式,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等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同时,开展“大手拉小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分类知识带回家庭,提高家庭垃圾分类准确率;在各班设立“绿色小角落”,用废弃物制作手工艺品和实用文具,推动垃圾分类理念落地生根。
5、松山湖第一小学:从课堂到社区,垃圾分类一路“童行”


松山湖第一小学秉承“给儿童一个世界,还世界一个未来”的办学思想,提出“生态教育”的教育哲学。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专题培训课程,邀请专家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同时,在校园内科学设置分类投放点,配备分类投放指南,让学生们能准确进行垃圾投放;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学生和家长组成志愿先锋队,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垃圾“分类小能手”垃圾分类亲子活动,鼓励家庭共同体验宣传。
学校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如利用厨余垃圾堆肥、废油制皂等,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6、松山湖第二小学:从儿歌到实验,垃圾分类玩中学


松山湖第二小学坚持“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理念,将垃圾分类融入校园生活,形成特色工作体系。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部门和班级职责,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分类教育贯穿校本课程,针对不同学段开发主题课程:低年级通过绘本阅读、儿歌创编启蒙认知,中高年级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系统学习分类知识和环保意义。
通过“垃圾分类创意大赛”“垃圾分类小卫士”评选等活动,激励学生争当环保先锋。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等多渠道宣传,并组织亲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形成良好教育合力。
7、松山湖东华医院:1900余分类设施,守护绿色医疗大场景


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已连续5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现有员工千余人,日均产生其他垃圾3900余公斤、厨余垃圾约395公斤。
为提升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医院在公共区域广泛张贴分类宣传海报和投放指引,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内容,方便来院人员和员工了解分类知识。
全院配备分类投放桶1900余个,设立3个集中投放点,配备公示牌和分类标识,并安排专人管理,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医院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定期督查落实。通过季度培训、现场讲解和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指南》等,持续提升全员分类意识和实践能力。
8、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一人、宣传一分,服务半径更贴心


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管委会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已连续5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将其纳入改善就医环境的重要举措。
院区配备垃圾分类设施50余个,覆盖大堂、走廊、办公及公共区域,所有垃圾桶均标有清晰分类标识和投放指引。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设置互动宣传屏,在疫苗接种区、慢性病管理科等重点区域强化分类知识普及,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垃圾分类融入日常健康服务,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
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宣传培训和考核,提升全员分类意识;联合物业建立“分类-收运-处置”全流程台账,2024年医疗垃圾误投率下降30%,资源回收率提升20%,垃圾分类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9、松山湖希尔顿欢朋酒店:绿色管理有章法,分类执行更高


松山湖希尔顿欢朋酒店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多角度推进,一是配置完善的分类投放设施,结合客房、大堂、后厨、就餐区实际设置分类垃圾桶;二是开展绿色宣传,推行纸张双面打印,就餐区提倡按需点餐;三是持续开展培训监督,定期对保洁、员工、后勤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同时持续监督。
10、松山湖乾坤润酒店:走廊通道全覆盖,分类投放触手可及


乾坤润酒店自营业以来,注重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在宣传上充分利用前台电子屏,播放宣传海报与视频,对住客形成宣传。
在投放设施上,酒店根据实际在内外走廊、通道处放置相关垃圾桶,方便住客分类投放垃圾。
在人员培训上,定期给员工进行垃圾分类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分类知识,助力资源利用,推动酒店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撰文:张莎 陈启亮
摄影:黄政正
设计:孙沛川
【作者】 张莎;陈启亮;黄政正;孙沛川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点赞|东莞垃圾分类宣传周,松山湖这些绿色榜样“亮招”05-24
吉安选调事项公告!05-24
跨越500公里的共享教育05-14
安徽省暨合肥市“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启动05-11
C(图文)“童心向党 我爱我家”少儿书画作品展在宜昌举办05-11
“五一”首日派潭迎客超6万人次!增城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05-02
参加烟台垃圾分类大挑战,1000 张南山动物园门票等你拿04-30
优质资源扩容 乡村教育出彩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