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肃定定地瞧着她,觉得时间变得难熬。
“嗯,有事。”他说。
终于解了渴,丛溪拧上瓶盖,用指节轻轻抹了抹嘴角的水,“可是,方先生怎么会知道这里?”
新工作室隐在小巷里,相对偏僻,地址只有罗雪宜和师姐知道,方肃是怎么找到这里的?想到这一点,丛溪忽觉有些匪夷所思。
“嗯……打听了一下。”方肃面色不惊。
丛溪很想问问,是在哪里、跟谁打听的,却不太敢,时至今日,她仍没有那种勇气——在方肃面前肆意自我的勇气。
她轻轻点头,就当他解释过了缘由,强作镇定,将话题拉回了正轨,“那,找我……什么事呢?”
“养老院的事。”
“养老院?”
方肃示意丛溪边走边说,丛溪点点头,简单收拾了一下手提袋,跟着方肃出了门,锁门,两人一道,拐进了工作室右侧那条昏暗的小巷。
◎
身边的人时常同方肃聊起这片区域,说短短两三年,一个死气沉沉的老片区摇身一变而成艺术家云集之地,直接盘活了区域内的商业和人气,这样的案例,对地产行业极具参考性和启发性。
只是,鲜少有人知道,方肃比谁都熟悉这片区域。
他是在这个片区长大的,虽然父亲去世后,他就带着母亲和妹妹搬去了郊外,但这几年,他回来过,很多次。
他比谁都清楚,这个死气沉沉的老片区是从何时、何地、因为何人而开始变化。
更无数次的思考过,这个案例的可复制性,并将那些思考付诸于实践——方达集团目前位于远郊的一个在建项目——「方集•有朋艺术家小镇」,正是以此为蓝本绘制。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方肃总在丛溪身上得到灵感,她为养老而烦恼,他便建了方知静溪康养基地,她无意掀起老城区的艺术家聚集浪潮,他便想为这座城市的艺术家打造一个遗世独立的乌托邦……
他曾经,在很不清醒的情景下幻想过,丛溪的奶奶入住静溪,丛溪本人入驻艺术家小镇……她应该会喜欢的吧?
应该会的。
他极力想和她形成一些肉体关系之外的连接,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欲念,他不清楚,也无意去探究。
他只知道,当下有一个形成这种连接的机会,但她避开了,所以,他来找她了。
结束应酬时已经很晚,本来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过来的,不指望能碰上丛溪,没想到这么晚了,丛溪还在忙。
那扇窗户已经很老了,窗框是发旧发脏的暗棕色,现在,左边部分已经被她刷成了干净明亮的浅白色。
她是在哼歌吗?
油刷窗户这样的粗活,她为什么不找工人来做?
她那个真假掺半的废物男友呢,为什么没过来帮忙?
她的头发好乱,都黏到脸上脖子上了。
新工作室看上去乱糟糟的,应该还没装空调,一定很热。
……
她终于看到他了。
◎
虽然很晚了,巷子里仍然零星有人,来来往往,打打闹闹,说说笑笑,难怪都说艺术家多夜猫子。
当然,丛溪例外,她少有熬夜,也都是被正事拖着,不然,总是11点左右上床睡觉,作息还算规律。
两个手握听啤的女孩迎面走来——看她们歪七扭八的走势,八成正微醺着。
丛溪无心留意路人,她在想,方肃怎么还不开口,正出神,方才的醉女一个欢腾的跳跃,整个人不偏不倚撞到丛溪肩上,方肃反应迅捷,连忙将丛溪揽入臂弯,两位醉女见方肃神情不悦,立刻收起嬉皮笑脸的表情,一脸忐忑跟丛溪道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