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盲童遇上古琴 特教中心奏响温暖旋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3:22:00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4月9日,一场公益古琴音乐会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温情上演。此次活动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古琴社与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以琴为媒,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蓬勃生命力。

古琴音乐会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温情上演。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吴礼霜 摄

音乐会上,来自三峡博物馆古琴社的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古筝重奏《酒狂》节奏明快,古琴独奏《流水》意境悠远,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据了解,自2023年起,三峡博物馆古琴社秉持“文化惠民、艺术无界”理念,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每周赴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公益古琴教学。面对盲童学生的特殊需求,教师们创新采用“口传心授+触觉模仿”教学模式,将古琴指法、音律转化为可触摸的标记与形象化语言,帮助孩子们克服视觉障碍,一步步逐步掌握《满江红》《秋风词》等经典曲目。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盲童学生演奏《卧龙吟》。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吴礼霜 摄

当日,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盲童学生们也在舞台上生动展示了两年古琴学习的优异成果, 他们全情投入,用娴熟的指法深情演绎《卧龙吟》《满江红》《子衿》等古琴名曲,让现场观众为之感动。

古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华夏文明厚重的历史记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珍藏着51张自唐而下、年代序列完整的珍贵古琴。这些古琴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沉淀,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珍贵实物资料。

演出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吴礼霜 摄

一直以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古琴社通过举办学术讲座、音乐会、专业培训等多元化形式,精心构建起“展、学、研、演”一体化的古琴文化生态体系,积极推动古琴艺术在当代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次音乐会,不仅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跨越身体障碍、直抵心灵的文化对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特殊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相关文章:

高标准选拔优秀人才 海军青少年航校招生工作启动04-19

深耕劳动沃土 礼赞文化根脉——八角中心小学春耕节打造劳动育人新样态04-19

首开集团发挥“工”力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04-19

太拼了,重庆把自己卷成了“中国微耕机之都”04-19

200多名志愿者踊跃报名!大同文旅志愿者集中“充电”04-17

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04-17

敦煌乐舞文化主题展走进台湾苗栗04-17

速查!重庆公务员考试成绩已出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