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民生观察|助残服务:帮到点上,扶到心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08:20:0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意见》发布,要求以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庭需求为导向,更好满足重度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托养照护服务需求。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如何帮到点上、扶到心里,不断满足残疾人群体康复、就业、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需求,推动残疾人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近年来,河北省持续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精准助残服务工程连续7年被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努力为残疾人托起精彩人生。

8月6日,在邢台市任泽区的河北三实益供应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李同海(左一)正在进行手工档案袋包装。陈惠浩摄

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8月5日,邢台市第九医院儿童康复科康复治疗区,6岁的彤彤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这个能背诵古诗、会算简单算术的孩子,小时候被诊断为脑瘫。

“多亏了医院的新生儿筛查体系,让我们在孩子3个月大时就发现了问题。”患儿家长张女士介绍,她的孩子早产,出生时仅500克。通过医院的新生儿筛查体系,发现孩子存在多方面高危因素,经及时康复治疗避免了严重后果。

儿童康复科主任赵玉香介绍,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合运动疗法、言语治疗等多学科协作模式,最大程度提高残疾患儿康复水平。

此外,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张女士为彤彤申请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每年可以得到相应的康复补贴,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彤彤在治疗师的精心康复治疗下,恢复得很好,就要上小学了。

“残疾儿童康复是一项抢救性工程,治疗越早,效果越明显。”省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北省评估确定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448家,累计救助残疾儿童6.2万人次。14个儿童康复项目纳入门诊单独报销范围,29个康复项目列入医保支付范围,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进一步减轻。

就近就便获得康复服务,是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的殷切期盼。

前不久,徐水兴芮医院的康复师到保定徐水区户木乡屯庄村肢体残疾人李女士家里,为她做康复按摩。按压、推拿、针灸,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原本血栓导致肢体无力的李女士现在已经可以短暂下地行走。

徐水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采取阵地康复方式,将全区分成三个阵地,每个阵地选择一所专业的康复医院,成立专业服务团队,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辅助器具适配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重要内容。有了精准匹配的辅助器具,残疾人生存质量会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相应增强。

“有了脑瘫轮椅、护理床等这些设施,给孩子翻身、洗澡再也不发愁了。”涉县上温村肢体残疾儿童阳阳的母亲刘女士说,孩子坐立、生活、出行、康复都有了辅助器具,给她解决了大问题。

在此之前,残联的工作人员对阳阳的膝、踝关节活动情况进行了仔细检查、监测。他们还根据孩子的残疾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适配评估,为其制订脑瘫轮椅、护理床、洗浴床垫、助视器改造计划,并适配到位。

涉县残联康复部负责人张红霞介绍,他们通过功能性轮椅、助行器等智能辅具的适配,来满足残疾儿童和家长的需求。

实施技能系统培训

8月5日,在河北三实益供应链有限公司,邢台市任泽区冯村村民李同海在包装手工档案袋。

这家公司是任泽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去年9月以来,已吸纳18名残疾人就业。

“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训,我掌握了一技之长,还有了稳定工作。”李同海说,他患有腿部残疾,在任泽区残联的介绍下,进入该公司工作。

任泽区残联理事长王勇介绍,今年上半年,他们为112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能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通过劳动获取收入、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价值,是很多残疾人的期盼。

收银员,招聘15名;手工,招聘25名……前不久,邯郸市残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残疾人招聘信息。其中,大名县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残疾人传承教育中心招聘50人,是招聘人数较多的企业。

今年5月,大名县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残疾人传承教育中心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中心创办人谷穗带领专业团队,开展麦秸秆、玉米皮编织教学活动,帮助众多残疾人掌握实用的手工技能。中心的200多名员工中,残疾人占98%。

手工产品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生产方式灵活,比较适合残疾人参与。谷穗告诉记者,未来她想建设数字化非遗工坊,助力更多残疾人圆梦。

近日,省残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百县千品”促残疾人就业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底,在全省167个县(市、区)培育1000余个特色手工产品,带动1万名以上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挖掘县域特色手工项目,打造“百县千品”残疾人手工品牌,近3000人通过从事手工文创产品制作改善了生活。

打造“有爱无碍”生活

8月4日10时30分,涉县小天使幼儿园融合体能课上课了。

20余名孤独症儿童与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手拉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多项体能游戏。

5岁的皮皮入园两年来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孩子从1岁开始发现注意力不集中,沟通的时候不看人眼睛。现在能完成简单对话,也能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和小伙伴一起玩,我心里特别高兴。”皮皮的妈妈说。

在小天使幼儿园,有7间专门服务于孤独症儿童的功能教室。其中,感统训练室通过对孩子触觉、视觉、听觉的多维刺激,助力改善肢体协调性;言语治疗室借助口肌训练,着力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业治疗室专注于训练孩子的生活技能;小组室则通过趣味游戏,有效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

居家托养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上的急难问题,也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了喘息的机会,减轻了生活负担。

每月2日、16日,是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岗头村村民石洪峰最期待的。这两天,居家托养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会来他家里,帮做家务、教康复方法、做心理疏导。

“我肢体有残疾、行动不便,区残联看到我做家务困难,就为我提供了居家托养服务。”石洪峰说,从卫生清洁、康复训练到心理疏导,他被照料得很好。

峰峰矿区残联理事长韩守林介绍,今年,他们开展了“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为全区86名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上门服务。区残联通过入户摸排,为每位残疾人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服务项目以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为主,真正实现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

引导更多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是社会的温暖底色。

省残联发起成立“公益助残爱心企业联盟”,各类企业和民间力量借助“善立方”公益慈善平台,累计捐赠款物0.71亿元,实施146个扶残助残项目,29.5万残疾人受益;团省委启动“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全省累计开展各类关爱志愿服务3307场,志愿服务时长超19万小时……

在河北省,社会各界携手共同关心、支持残疾人群体,用行动传递爱与尊重。(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民生观察|助残服务:帮到点上,扶到心里08-11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又有新突破!08-08

河北暴雨洪涝灾害严重 已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07-28

少年“过人”,城市“破门”—— 南京“校园足球”发展观察07-28

探寻父亲身份07-26

残特奥会广东赛区36个比赛场馆全部改造完成07-17

今年底河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8.35%07-13

远行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