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三城三味,品啜江南文化的交融与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9:28:00    

一尊酒器、一盏茶瓯、一杯咖啡,承载的不仅是饮馔之趣,更映照出江南人精神世界的流转与坚守。日前,“一杯江南——藏在杯中的三城三味”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惟有饮者留其名”“且将新火试新茶”和“破睡咖啡无限意”三个单元,展出宁沪杭三地馆藏170余件展品,讲述江南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之路。

南京是名士手中的酒,杭州是隐士盏中的茶,上海则是绅士杯中的咖啡。策展人井然告诉记者:“‘名士’‘隐士’‘绅士’,也是这三座城市给我的印象。”

南京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六朝时期,建康城便盛行饮酒之风,名士们纵情诗酒,留下诸多豪放不羁的逸事。从六朝的风流雅集,到明清的市井酒肆,南京的酒文化既承载着文人墨客的风雅意趣,也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烟火气息,成为江南人文生活的生动缩影,见证着古都的繁华与变迁。

展览第一单元中出现了大量的梅瓶。梅瓶又称“经瓶”,是古代瓷器中的经典器型,因口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在宋代作为盛酒器具广泛使用。其造型修长优美,小口、短颈、丰肩的设计既利于密封酒,又兼具审美价值。

“内酒”铭白釉梅瓶 明


明清时期,梅瓶逐渐从日用酒器演变为陈设瓷,造型趋于高大丰硕,线条秀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梅瓶器型的转变,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井然说。

展览中有一件肩部竖行书写“内府”二字的梅瓶,造型端庄,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天堡桥怀忠墓。明代二十四衙门统称内府,专司皇帝内宫管理事宜。“内府”铭在明代瓷器中十分少见,非常珍贵。“这件梅瓶的主人段琦生前曾任光禄寺左副使。”井然告诉记者,“明代宫廷常以梅瓶盛装御酒赏赐臣子,彰显皇权威严,这件梅瓶就体现了‘赐酒’背后的政治文化。”

通体布满星星点点的赭红色沁斑,杯两侧各雕一螭作为耳饰,观之古意盎然又栩栩如生……展览中的这件双螭耳玉杯出土于南京将军山。井然告诉记者,螭在古代传说中有好酒贪杯的习性,常作为酒器的装饰。这件玉杯的材质是青白玉,由于岁月的浸染有了沁色,观赏性极高。

双螭耳玉杯 明


酒香醇厚浓郁,茶香则氤氲着江南的禅意。南宋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南宋时期的斗茶大会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对茶艺的热爱与追求。

“这个展柜集中展示了宋代的黑釉建盏。”井然告诉记者,“宋代斗茶,要比较谁的茶沫更细密、更纯白,所以茶盏要便于观察茶色、水痕,以黑为底会更直观,因此黑釉瓷也最符合斗茶之需。”

黑釉盏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散茶,以冲泡茶为主的方法开始盛行。明清时期,杭州龙井茶也声名远扬,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

乾隆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茶具是三清诗茶碗。“这件南京市博物馆藏的青花御题诗句盖盅,外壁书写乾隆五言诗:‘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内心则画有梅、竹、佛手,称为‘三清纹’。”井然介绍。

青花御题诗句盖盅 清


19世纪末,咖啡被引入上海。到上世纪30年代,咖啡文化已风靡上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符号。老上海的咖啡馆既浓缩了国际最新潮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知识分子交谈聚会的公共空间。

从展厅中陈列的咖啡壶可以看出,早期的咖啡壶几乎都是圆柱形的,越往上形状越尖,后来则渐渐和茶壶的形状相符合。“我们在最后的展厅里设计了一个海派的文化空间,展示了当时上海咖啡馆的情景,观众可以在这里拍照打卡。”井然介绍。

该展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杭州博物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承办。展览将持续至6月19日。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相关文章:

三城三味,品啜江南文化的交融与新生04-29

成都博物馆惊现“宋代五月天”?这件南宋石刻里的“乐队”火了引来阿信回复04-28

中信银行南京支行携手贝壳南京站:同行13载 赋能“金融+居住”新生态04-28

王祖贤现身上海机场,眉眼美丽气质优雅 与粉丝合影超和善04-26

拟溢价260%收购亏损企业,晶丰明源商誉风险高企04-24

南京一大厦外立面玻璃多次高空脱落04-24

上海:对3-5月“首发上海”活动期间的展会新品首发活动上浮补贴金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60万元的补贴04-23

莆田:养好“一条鱼”共富一片海04-23